内容简介
哲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代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二 疑难问题探讨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怎样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可以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看成是具体的物体吗?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怎样?
5.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怎样?
6.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吗?
7.“机器人”能够取代人的思维能力吗?
8.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9.怎样理解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10.能说思想是物质的吗?
1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同从原则出发是不是一回事
12.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是少数和多数的关系吗?
13.为什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14.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在哪里?
15.把质变看成优于量变正确吗?为什么要有度的概念?
16.什么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形式?
17.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18.怎样理解系统方法的辩证法的关系?
19.范畴与范围是不是一个东西
20.怎样理解和把握具体概念?
21.在工作中搞“一刀切”为什么是错误的?
2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3.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为什么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24.实践为什么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实践的目的是主观的吗?
26.制造产品先要有个设计与“实践出真知”是否相悖?
27.“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28.怎样理解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29.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为认识真理开辟了道路?
30.真理是有用的同“有用就是真理”区别在哪里?
31.为什么说在认识上犯错误是难免的?
3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3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怎样?
34.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什么?
35.为什么说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36.怎样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
37.怎样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性质特点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不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
3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0.怎样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为什么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2.怎样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
43.为什么说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44.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为什么还要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战略措施?
45.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46.怎样理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47.怎样理解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48.革命为什么不能输出?
49.民主集中制同“家长制”、无政府主义的区别界限在哪里?
50.为什么要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方针?
5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怎样?
53.“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我国宪法为什么还保护信仰自由?
54.为什么说知识就是力量?
5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56.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如何?
57.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三 基本范畴、概念释义
1.哲学
2.世界观
3.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
5.唯物主义
6.辩证唯物主义
7.唯心主义
8.不可知论
9.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
10.先验论
11.物质
12.运动
13.时间和空间
14.意识
15.辩证法
16.形而上学
17.联系
18.规律
19.对立统一规律
20.差异、对立、矛盾
21.矛盾的普遍性
22.矛盾的特殊性
23.主要矛盾
24.主要的矛盾方面
25.个别、特殊、普遍
26.质量互变规律
27.质、量、度
28.关节点
29.否定之否定规律
30.新生事物
31.原因和结果
32.偶然和必然
33.可能和现实
34.内容和形式
35.本质和现象
36.绝对和相对
37.有限和无限
38.必然和自由
39.认识
40.主体和客体
41.反映论
4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43.实践
44.感性认识+
45.理性认识
46.抽象
47.逻辑思维
48.形象思维
49.分析与综合
50.真理
51.客观真理
52.具体真理
53.普遍真理
5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55.检验真理的标准
56.科学的预见
57.历史的和逻辑的
58.社会历史观
59.历史唯物主义
60.历史唯心主义
61.英雄史观
62.历史循环论
63.地理环境决定论
64.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6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66.社会生产
67.社会生产力
68.社会生产关系
69.生产方式
7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7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72.社会经济形态
73.无产阶级专政
7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75.资产阶级民主
76.社会主义民主
77.自由
78.平等
79.人本主义
80.人道主义
81.社会革命
82.民主革命
四 学术争鸣简介
1.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2.关于物质概念的讨论
3.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
4.关于主体和客体问题的讨论
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关于度和关节点的讨论
7.关于认识源泉问题的讨论
8.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
9.关于实践结构的讨论
10.关于“差异”和“矛盾”的讨论
11.关于自然科学概念向哲学范畴转化问题的讨论
12.关于社会存在的讨论
13.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相互关系的讨论
14.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讨论
15.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讨论
16.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讨论
五 必读书目提要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3.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6.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7.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9.列宁:《国家与革命》
10.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12.毛泽东:《实践论》
13.毛泽东:《矛盾论》
14.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15.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7.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六 学习方法举要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中国哲学史部分
一 中国哲学史概述
二 哲学问题探讨
1.什么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2.什么是中国哲学史学?
3.建国三十五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状况如何?
4.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何?
5.中国哲学起源于什么时候?
6.中国哲学史怎样分期?
7.中国先秦哲学有什么特点?
8.中国儒家哲学要旨何在?
9.中国道家哲学内容如何?
10.中国名家哲学有何特色?
11.中国墨家哲学是怎样的?
12.什么是中国两汉哲学?
13.中国经学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14.中国道教与道家有何不同?它有什么哲学思想?
15.中国谶纬学说是怎么回事?
16.天人感应是一种什么学说?
17.何谓魏晋南北朝哲学?
18.三玄如何解释?
19.神灭神不灭之争的意义何在?
20.什么是隋唐哲学?
21.怎样看待隋唐佛教?
22.隋唐佛教有哪些宗派?
23.宋明理学有什么特点?
24.宋明理学有哪些学派?
25.什么是心学?
26.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是怎么回事?
27.明清之际哲学的面貌与作用如何?
28.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哲学?
29.中国近代哲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0.怎样理解进化论?
三 基本范畴、概念释义
1.天人
2.气
3.道
4.宇宙
5.太极
6.阴阳
7.五行
8.仁
9.义
10.礼
11.法
12.性
13.心
14.动静
15.两一
16.形神
17.知行
18.名实
19.有无
20.本末
21.体用
22.因缘
23.识
24.禅
25.理
26.理气
27.道器
28.合二而一
29.进化
30.三世
31.以太
四 主要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1.老子
2.孔子
3.墨子
4.孟子
5.庄子
6.公孙龙
7.荀子
8.韩非
9.董仲舒
10.王充
11.五弼
12.郭象
13.慧远
14.葛洪
15.范缜
16.慧能
17.韩愈
18.柳宗元
19.王安石
20.张载
21.周敦颐
22.邵雍
23.二程
24.朱熹
25.陆九渊
26.陈亮
27.叶适
28.王守仁
29.黄宗羲
30.顾炎武
31.王夫之
32.颜元
33.戴震
34.康有为
35.谭嗣同
36.章太炎
37.孙中山
38.李大钊
五 参考书目提要
1.《天下》篇
2.《非十二子》
3.《不二》篇
4.《论六家之要指》
5.《汉书·艺文志》
6.《明儒学案》
7.《宋元学案》
8.《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
9.《中国思想通史》
10.《中国哲学史》
11.《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