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册
第一章 许可概述
1.1什么是许可
1.1.1许可协议的种类
1.1.2有效的许可协议的基本要求
1.2全球市场中的创新与许可
1.2.1知识产权法律的两类范式
1.2.2国际市场中的创新
1.3许可的商业利益
1.3.1“杠杆收购”资源
1.3.2扩展地理市场
1.3.3扩展产品市场
1.3.4达到先期进入市场
1.3.5通过互补产品增强市场渗透力
1.3.6获取附加收益
1.3.7技术“易货贸易”
1.3.8提高声誉和信誉
1.3.9对利用知识产权的控制
1.4许可在商业上的不利之处
1.4.1失去对利用的控制
1.4.2失去与顾客的联系
1.4.3失去发展激励
1.4.4失去垂直结合的激励
1.4.5失去新的商业机会
1.4.6收益上对他人的依赖
1.4.7被盗用的危险
1.4.8失去技术优势
1.4.9失去公众认知
1.5许可标的:无形财产的权利群
1.5.1知识产权中的“权利群”
1.5.2权利群的集合
1.6规范知识产权许可证的法律
1.6.1作为州法下的合同的许可证
1.6.2替代的联邦政策
第二章 无效知识产权
2.1导言
2.2被许可人否定许可协议效力的权利
2.2.1被许可人禁止反悔与不反驳条款
2.2.2与知识产权无关的否定理由
2.3被许可人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无效专利使用费的权利
2.3.1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无效专利许可的使用费之通则
2.3.2第三人质疑专利效力
2.3.3强制提存和要求期间使用费的权利
2.4拒绝依无效知识产权而发放的“许可”
2.4.1成功的反托拉斯请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标的缺失和恶意
2.4.2反托拉斯违法行为的其他要件
2.4.3法律救济
2.5第三人诉因
2.5.1共同侵权
2.5.2不当得利
2.5.3干涉合同
2.5.4干涉商业关系或预期的经济利益
第三章 非自愿许可
3.1导言
3.2专有性的力量:拒绝许可与专利遏制
3.2.1财产、专有性与自由市场
3.2.2拒绝许可专利
3.2.3对专利以外的知识产权拒绝许可
3.2.4专利遏制
3.2.5一般限制
3.3法定强制许可
3.3.1国外的强制许可法律
3.3.2美国的强制许可
3.4默示许可
3.4.1默示许可的一般标准
3.4.2默示许可与最惠被许可人条款
3.4.3非主要构件的销售
3.4.4在专利方法中使用购买的商品
3.4.5授权改进
3.4.6事后取得的专利
3.4.7受雇发明人
3.4.8专利以外知识产权的默示许可
3.5衡平法上的“许可”:懈怠与禁止反悔
3.5.1懈怠
3.5.2懈怠与禁止反悔之比较
3.5.3禁止反悔
3.5.4中间抗辩
3.5.5默许
3.6拒绝给予禁止令救济
3.6.1禁止令作为对侵权行为救济的一种标准方式
3.6.2通过拒绝给予禁止令救济而“强制许可”
3.6.3拒绝给予禁止令救济的后果
第四章 使用费与其他金钱对价
4.1概述:什么是“使用费”
4.2使用费的数额
4.2.1对使用费率无一般限制
4.2.2反托拉斯限制与合同限制
4.2.3习惯与实践
4.3使用费的基数
4.3.1专利许可中对使用费基数条款的解释
4.3.2有关使用费基数的首次销售或“穷竭”原则的效力
4.3.3非专利标的的使用费
4.4总销售使用费
4.4.1商业对价
4.4.2最高法院对自动广播公司案和泽尼斯案的判决
4.4.3规则的实践效果
4.4.4泽尼斯规则的展望
4.4.5专利到期
4.4.6非专利许可
4.5使用费歧视
4.5.1《克莱顿法》第2条
4.5.2《谢尔曼法》的限制
4.5.3价格歧视与知识产权
4.5.4滥用原则
4.6掠夺性定价
4.6.1掠夺的概念:谋求长期利益的短期亏损交易
4.6.2管辖法律
4.6.3掠夺性定价的识别
4.6.4掠夺性定价与知识产权
4.7其他对价
4.7.1不同对价形式的非对等性
4.7.2对价的特征
第五章 反托拉斯法和权利滥用原则入门
5.1导言:反托拉斯和权利滥用的关联性
5.2美国反托拉斯法
5.2.1目标与宗旨
5.2.2《谢尔曼法》
5.2.3《克莱顿法》
5.2.4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
5.3欧盟反垄断法
5.3.1《罗马条约》第85条
5.3.2《罗马条约》第86条
5.3.3执行
5.3.4豁免证明、豁免与缓和信
5.3.5整体豁免
5.4权利滥用原则
5.4.1权利滥用原则的历史渊源
5.4.2专利权滥用及其反托拉斯法的规制与矫正
5.4.3版权滥用
5.4.4 1988年专利权滥用修正案
5.4.5分析与评论
下册
第六章 知识产权与反托拉斯法的关系
6.1导言
6.2基本原则与政策
6.2.1互补的目的
6.2.2存在潜在冲突的方法
6.3专利与反托拉斯交接处不成功的方法
6.3.1“专利保护范围”学说
6.3.2固有性原理
6.4建议的分析方法
6.4.1经济方法:最优化与不确定问题
6.4.2法律方法:权衡法律的政策基础
6.4.3建议用于判断合同限制合法性的标准
6.5分析工具的总成
6.5.1反托拉斯分析的基本样式——适用于垂直非价格限制的合理性规则
6.5.2反托拉斯分析之适用于许可
6.5.3维持有限的保护期
6.5.4“单行”限制与“附属”限制
6.5.5非专利许可
第七章 许可贸易中常见的限制性做法:一个国际性概览
7.1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类选法”策略
7.1.1美国的“类选法”
7.1.2欧盟的“类选法”
7.1.3日本的“类选法”
7.1.4“类选法”的应用
7.2对销售以专利方法制造的产品的限制
7.3有关未受保护项目的使用费
7.4使用领域限制
7.5受保护产品首次授权销售后的限制
7.6搭售
7.7强制性一揽子许可
7.8独家交易
7.9回授和逆许可
7.10限定价格
7.11区域限制
7.11.1美国
7.11.2欧洲
7.11.3日本
第八章 独占许可
8.1“独占许可”的性质
8.1.1独占许可人的权利
8.1.2共同所有权和独占许可
8.2独占许可的登记
8.2.1专利
8.2.2版权
8.2.3商标
8.2.4半导体芯片的保护
8.2.5州法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8.3独占许可的合法性
8.3.1垂直效果对水平效果
8.3.2专利联营和交叉许可
8.4独占权的执行
8.4.1对第三方的执行
8.4.2对许可人的执行
8.5独占权的取得
8.5.1知识产权所有权的取得
8.5.2非独占被许可人取得知识产权
8.5.3非独占被许可人对进一步许可的否决权
8.6独占权和诉讼资格
8.6.1专利被许可人的诉讼资格
8.6.2版权
8.6.3掩膜作品
8.6.4商标
8.6.5商业秘密
8.7独占被许可人的勤勉义务
8.7.1默示义务
8.7.2明示义务中的一般义务
8.7.3特别义务
第九章 最惠被许可人
9.1导言
9.2更优惠条款
9.2.1费率、使用费及其他条件
9.2.2“全部协议”条款
9.2.3追溯力
9.2.4默示许可
9.2.5评估对价
9.2.6最惠被许可人条款的目标
9.3程序启动
9.4有疑问的“更优惠”条款
9.4.1侵权和解许可
9.4.2一次总付转换与数量要求
9.4.3其他“更优惠”条件
9.4.4主动通告
9.5让最惠被许可人条款起作用:作者的评论
9.5.1独占和限制
9.5.2接受全部协议
9.5.3协调许可管理
第十章 侵权风险的分配
10.1导言
10.2第三人指控被许可人侵权的风险
10.2.1侵害第三人权利的风险
10.2.2默示担保与补偿
10.2.3补偿或者抗辩条款的商业正当性
10.2.4对补偿条款的解释与执行
10.2.5侵权补偿的法律后果
10.2.6一般风险分担条款